小令名为“秋宵宴坐”,通篇虽仅围绕“秋宵”来写,无一字提到“宴”,但此题会让人想象当时的场景:在欢会宴饮,觥筹交错之中,只有一位两鬓斑白的中年男子独坐其间,神情落寞。这样使读者更有一种凄冷之感。此曲语言简洁流利,写景自然清新,抒情沉郁凄婉,以景写情,却又意在言外,与词无二致。
[双调]沉醉东风
信笔
有待江山信美,无情岁月相催。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
信美:确实很美,的确美。
麒麟画:画像于麒麟阁。麒麟阁,汉武帝时建,在未央宫内。汉宣帝时,画功臣霍光、张安世、韩增、苏武等十一人像于阁上。后泛指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评析】 从曲意来看,此曲应作于任昱中晚年。因其早年流连坊间,所作多为小曲,他直到晚年才折节读书,此曲应作于此时,仍是表达志业未成之哀愁。
开篇便通过两个对偶句,表现出了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有待江山”出自杜甫《后游》诗“江山如有待”,“信美”出自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这句话是说无限江山确实很美,好似在等待人去登临。但诗人却有心无力,因为“无情岁月相催”,他已近暮年,时日无多,却依然功业未就。元朝科举时兴时废,士人很难有机会进入仕途,这里即流露出作者的深深绝望。既然事业无望,那么作者现在身处何方呢?“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原来隐身乡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平日里与邻居串串门,喝喝小酒,听听渔樵之人讲些兴废之事。日子看似过得逍遥自在,但最后两句却透露了作者的真实心理,他说自己仍然是一介布衣,这一辈子休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了。这里实际上说明了作者仍有雄心,但深知无望,因此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
此曲化用前人诗句,处处流露出年华易老,功业未成的烦恼和愤懑,语言有着作者一贯的精巧与流畅。
[双调]清江引
钱塘怀古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吴山越山:指江浙一带的山。
山雨兴亡泪:意谓山中的雨犹如为国家的衰亡流的泪。兴亡:偏义复词,偏指“亡”。
闲未得;即不得闲。
【评析】 这首小令将兴亡之感与自身命运结合起来写,乃怀古伤今之作。
小令开篇便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吴山和越山分别位于钱塘江北岸和南岸,在古时分属吴国和越国。吴山越山下的钱塘江水是历史的见证者,不知看过了多少国家兴亡,朝代更迭。那些历史变迁早已成过眼云烟,一切都在改变,唯有这无语的江水依旧如故,仍在默默流淌,这其中又有多少感伤。作者在亘古不变的山山水水中,融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开篇颇为大气。下面二句“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继续抒发感慨,滚滚江水似乎流淌着千百年来的哀愁,山中的落雨仿佛也是在感叹朝代衰亡。这二句对仗工整,音韵流畅。末句“沙鸥笑人闲未得”忽然笔调一转,用拟人手法,写沙鸥讥笑世俗之人的奔波忙碌,将悠然自得的大自然与充满竞争、劳顿的人世进行对比,点明题旨,现在也将和历史一样化为乌有。这里化用了辛弃疾词作《水调歌头》中的两句,“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别具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