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应当处以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的罪有三千种,最严重的罪是不孝。以暴力威胁君王的人,叫做目无君王;非难、反对圣人的人,叫做目无法纪;非难、反对孝行的人,叫做目无父母。这三种人,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要道,推广、阐发“要道”二字的义理,即进一步讲述为什么说“孝道”是至为重要的道德。这是儒家强调礼乐与孝道的教化作用的一贯思想。《孔传》说:“孝行著而爱人之心存焉,故欲民之相亲爱,则无善于先教之以孝也。”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矣。”
]“教民亲爱”二句:孔子认为,孝道就是热爱自己双亲,由此进而推及热爱别人的双亲,人民之间就能亲爱和睦。
]“教民礼顺”二句:悌,就是敬重并服从自己的兄长,由此进而推及敬重并服从所有的长上,人民之间就能有礼、讲理。
]移风易俗:改变旧的、不良的风俗习惯,树立新的、合乎礼教的风俗习惯。
]莫善于乐:儒家学者认为,音乐生于人情人性,通于伦理道德,因此,君王可以利用音乐,转移风气,引导人民接受新的风俗习惯。《乐记·乐施章》:“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风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史记·乐书》)《白虎通·礼乐》:“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文之喜怒,乐以象天,礼以法地,人无不含天地之气,有五常之性者,故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也;礼所以防淫佚,节其侈靡也。故《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莫善于礼:儒家学者认为,礼的作用是“正君臣父子之别,明男女长幼之序”,即维护社会固有的秩序和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运》说:“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