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演员,演技固然很重要,但演戏都要有个限度,演过了就穿
作为一名演员,演技固然很重要,但演戏都要有个限度,演过了就穿帮了。姬重耳翻江倒海的这通忽悠,基本洗白了自己的好战本质,反而把战争贩子的恶名扣到了楚人的脑袋上。成得臣派大夫斗勃来晋营请战,说要和晋人练练摊,此举正合姬重耳的意思,双方约定次日在城濮之下以武会友。
震惊天下的城濮之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实际上这是一场不均衡的战争,这从双方的重视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晋国对此战极为重视,国君亲率军界精英出场,晋军主力悉数上阵,包括由晋国公族子弟组成的中军。姬重耳从晋国带来了战车七百乘,每乘车有七十名步卒,合计五万两千五百人,这在参战人数并不多的春秋时代,已经是顶级配置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晋军的战马配置,堪称超级豪华,金兀术的拐子马披金挂甲,但晋军战马的装备和拐子马相比丝毫不逊色。晋军的战马皆披重甲,马背上的皮甲称为韅(音显),马胸前的皮甲称为靷,马腹上的皮甲称为鞅,马屁股的皮甲称为靽,可见晋军装备之精良。
这场晋楚大战对于姬重耳来说,更像是一场命运的赌博,一战成名的机会就在眼前,姬重耳几乎是掏空了家底在玩命。姬重耳要对熊恽报恩,所以退避三舍,其实除了报恩,姬重耳也要报仇,仇家就是成得臣。
前一篇讲到了姬重耳答应熊恽,若遇楚军当避三舍。站在熊恽旁边的成得臣感觉姬重耳将来必是楚军争霸天下的最大劲敌,劝熊恽杀重耳以绝后患,所以姬重耳恨成得臣入骨。姬重耳的求战欲望之所以如此强烈,一方面是因为称霸的诱惑,另一方面也因为楚军主帅是成得臣。
成得臣的脾气不好,动辄杀人,但成得臣所率的楚军战斗力非常强悍,是姬重耳不得不防的。晋军实力并不弱,但和楚军相比,似乎还处在劣势,至少在人数上如此。
史料中并没有提到楚军杀到城濮的有多少人,但成得臣率领的这支楚军,实际上是当初熊恽率诸侯围宋的原班人马,楚军加上陈、蔡等国的军队,人数当在十万左右,几乎是晋军的一倍。
成得臣的大腿比姬重耳的腰还粗,自恃兵多,所以成得臣根本不把姬重耳的五万晋军放在眼里。“今日必无晋矣!”因为熊恽不发兵增援,成得臣憋着一口窝囊气,如果能歼灭姬重耳,也算给自己补回面子。成得臣有两大弱点,一是过于自信,二是太爱面子,这也是他一步步被姬重耳牵着鼻子满世界乱窜,最后一头栽进坑里的重要原因。
楚军的布阵非常简单,成得臣将中军居其间,陈、蔡两军归编楚右军,由斗宜申(子西)为将;另有楚左军,以斗勃(子上)为将,三军旌旗十万,足壮成得臣之胆。春秋时的战争布阵一般是强对强、弱对弱,楚军最弱的是陈蔡混杂的右军,与之相对的是晋下军,副将胥臣领衔。
晋侯姬重耳身边有五大贤臣,一般观点认为这五人是赵衰、狐偃、介子推、魏犨和胥臣(有时也以贾佗取代胥臣),其中胥臣的星光最为黯淡,远不如前四位。在城濮之战前,胥臣唯一的亮相就是在秦国劝姬重耳娶晋怀公姬圉的夫人怀嬴。
此次城濮会战,本来也没有胥臣的出场安排,是因为晋原中军主将郤縠在战前突然病故,姬重耳调原下军军副先轸入主中军,空出来的下军军副就临时拉来胥臣充任。
姬重耳时代的晋国大腕如云,星光灿烂,没有人对星味不足的胥臣能在城濮之中发挥重大作用抱有太大的希望。但老话常说,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胥臣抓住了人生中唯一一根粗大的稻草,在城濮之战中一炮打红,让历史牢牢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成语——蒙马虎皮,就是给战马套上虎皮,假扮成老虎去吓唬斗志薄弱的敌军(战马),这个奇怪战术的发明者,就是胥臣。众所周知,马是最怕老虎的,当看到对方阵中清一色的老虎战车,仗还没打,马腿下面就已经尿流成河了。
对胥臣有利的是,他所面对的楚右军整体战斗力在楚三军中最弱,而且楚、陈、蔡之地很少见到老虎,对传说中青面獠牙的老虎有天生的敬畏。当蒙着虎皮的晋下军战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朝着楚右军扑来时,楚右军的弟兄们以及战马们已经吓傻了,几百头老虎……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右师溃。”一千五百多年后,北宋名将狄青在昆伦关大战侬智高时,就借鉴了胥臣的做法,蒙马兽皮,一战击溃侬智高。